第102章 二合一(2 / 2)

硬着头皮往上冲,可以迂回作战,对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地区,就可以先入为主,抢先开店。 这是极其考验格局的,如果体量较小那押错宝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,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 “我和家人商量过,要在居民区开,有几个地方挺合适的还没走定下来。”黄锦舒对于未来的规划还是挺严谨的。 她并没有选择去盲目的定下选址,第一家富贵超市目前已经步入正轨,每天都有可观的利润,流水更是高达几千,做促销活动的时候流水能够上万,从开业到现在的平均利润率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。 估算看排除房租水电人工费用一个月能够赚3-4万块。 三四个万元户,开超市是真的很赚钱,尤其是这种首批吃螃蟹的。 虽然这种利润率已经极高了,但是如果进行连锁布局,进一步降低各项成本,利润率能够到百分之三十。 现在这家超市的地理位置还是很好的,附近有多所学校,居民楼也不少,最重要的是隔一条街就有办公楼,有很多家国企聚集在一起,客流量是完全不用担心的。 时夏对于这家超市最满意的一点是装修,富贵超市店内的地面、墙面、天花板等等都是黄锦舒模仿国外几家大型商超的装修风格,当然在模仿的同时也有所创新的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反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,再加上三令五申,店内的环境一直保持着清洁度。 领时夏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超市的名字,倒不是歧视这种接地气的名字,大俗即大雅嘛,主要是这种名字不适合作为连锁超市的名字。 毕竟名字算是超市的名片,人家叫什么家乐福,乐购,沃尔玛,要么洋气要么听着吉利。 额。。。虽然但是。。。富贵这个名字也挺吉利的! 至于时夏为何如此上心黄锦舒家的超市,那自然抱着不一般的目的。 他早就决定开连锁超市,但是那次浦东行又决定进军房地产行业,这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。 但是这跨度太大,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裆,所以时夏决定采用合作的方式,合作对象就是黄锦舒。 通过这段时间的近距离接触,黄锦舒的能力有目共睹,别看是个小女孩,但是巾帼不让须眉。 无论是天赋还是学习能力,亦或者眼界格局,她都是一等一的。 如果给她一个机会,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在资本世界站稳脚跟。 在者说了,这是姑奶奶的救命恩人,人品有保证。 所以于情于理,黄锦舒都是最适合的合作伙伴。 他有钱,她有精力,只需要时夏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后台支持,进行一些大方向的指导,连锁超市很容易就可以开起来。 “第二家就开在市中心,第三家开在浦东。”时夏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,自然要帮着亲近人多赚些钱。 市中心开超市稳赚不赔,浦东过两个月也要开发了,越提前入驻越能站稳脚跟,而且趁着现在地皮便宜赶紧多薅点羊毛。 “市中心没问题,但是浦东是不是太早了?” 黄锦舒说的是早,而不是说浦东不合适开大型超市。 她跟时夏这个作弊的不一样,她的第六感告诉她浦东一定有些说法。 但是她冷静分析过后,浦东现在毕竟还是比较落后的,大多数是城乡结合部,开一家大型超市短期内肯定是赔本的。 哪怕她也有信心转亏为盈,但是这也不代表就必须先去赔点钱才能赚钱啊。 “不早了,现在这都有些晚了呢。”资本家的嗅觉就和狗一样,关于浦东即将开发的事情他们准早就有所猜测。 不要小瞧任何一人,这些吸血鬼的消息最为灵通,尤其是这种赚钱的事情,他们更比狗鼻子还要机密,闻到腥味一样的一个个往前凑。 提前布局浦东确实已经不早了,如果没记错的话,沃尔玛和家乐福都会在浦东开分店。 现在如果能赶在这些国际知名的大型连锁超市前面提前布局,那才能在后续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。 “可是我家的钱短时间内根本不支持开第二家超市。”第一家已经是花光了积蓄,虽然赌赢了,但是资金的回笼没有那么快的,所以起码一两个月以后才能有充足的资金开第二家第三家分店。 “我有钱啊!”时夏也不再藏着掖着自己的想法,决定大大方方的表现出自己的目的。 “啊?”黄锦舒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愣在了那里,不过她听的很清楚,所以过了三四秒以后还是反应了过来。 “你有钱是你有钱,总不能你会好心年费借给我用吧?”黄锦舒撇撇嘴,她已经大概猜出时夏的意思。 但是她并不想接受,甚至有些抵触。 在她眼里,还是尽量避免和朋友一起做生意,这玩意比较伤感情。 时夏是她唯一算得上朋友的人,她可不希望因为合伙做生意赔了钱以后,两人连朋友都做不成。 那是在太得不偿失了,生意赔了就赔了,大不了重新来过,可朋友散了就真的散了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往来。 所以她对于和时夏合作是有些抗拒的,这抗拒的理由也是挺清新脱俗的。 时夏倒是完全不在乎那些,因为在他眼里,没有失败赔钱一说。 这就好比一场考试,他拿着正确答案抄,总不能还不及格吧? 拿不拿满分完全取决于他自己,心情好就一个不错,心情不好就故意错上一两道题。 “在商言商,跟我合作的好处是大大滴多。”时夏看黄锦舒有些沉闷便故意用幽默风趣的话去逗她笑。。 “呵呵,真臭不要脸。”黄锦舒也是被他的话给戳到笑点了,那表情那语调,简直和地主家的傻儿子没啥太大的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