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书院之喜(2 / 3)

“回诸位长者,宁毅认为,所谓初级教育,则是让所有百姓皆可识字,皆可会最基础的算术,遇到喜爱的书籍,也可随意阅读,也再也不会被人坑害……”

“这怎么可能实现?”

一众大儒都不由瞪大眼睛,满脸不可思议。

“所以,燕王殿下才创建书院,不论是贫民子嗣,或是匠户之子,又或是商贾、官吏之子,皆可进入书院,一视同仁,不可仗势欺人……

而他们要是在书院内,被同学欺凌辱骂,坑蒙拐骗,只要不闹出人命,也皆可从轻发落……”

“如此,书院教导出的学生,岂不是龙鱼混杂?毫无尊卑上下之分?”

“农户种粮,匠户制造,商贾贩卖,官吏统筹管理,除了手中权柄不一之外,又有何尊卑贵贱之分?”

“如此毫无尊卑贵贱之思想,老夫绝不苟同。”

“哈哈,老夫倒是觉得此种教育方式较为新颖,甚是喜欢,书院好歹不会出现性命之危,而等他们步入官场,稍有不慎,不是倾家荡产,便是身死族灭。”

“强者为王,适者生存。出来之后,不论他们学识多少,只好要学会自保……”

“善……”

“尔等……尔等竟然如此激进,书院只是启蒙识字读书,沐浴圣贤思想之地,现如今尔等竟然如此胡作非为?”

“小子不知什么大道理,只知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凡事只有格物致知,知行合一,方知真理。

而身一国之长史,一皆读书人,理应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不能墨守成规,只知遵循前人之言,而思变通……”

“好,好一个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?”

“不过,你这小子可是说我等皆是一群老腐儒?”

“小子不敢……”

面对着一群大儒的考教与诘难,郭安虽心黑皮厚,但也有些应对不过来。

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,怎么能辩论过这些大儒?

好在,一队高丽国使臣也从应天城出发,再次来到北平府。

高丽主使,依旧还是几个月前的李师厚。

“高丽使臣李师厚,参见燕王殿下。”

承运殿内,李师厚带着一众高丽使团,恭恭敬敬的拜见朱棣。

朱棣一脸肃然的坐在王座上,对着李师厚问道“高丽使臣,尔等此次又是因何而来?”

左右两侧,则是坐着一众燕王府官吏,还有一些大儒,一脸淡然的看着这群高丽番邦。

李师厚连忙回道“启禀燕王殿下,外臣此次前来,乃是带着我高丽国之意,特来求取燕王殿下的透明玻璃技术与寒冬种植蔬菜技术。”

听此,朱棣好像才刚刚想起此事。

“既然如此,那你可带来你高丽国的借贷国书?”

李师厚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棣,“回禀燕王殿下,外臣已带来外臣之国借贷国书,还请燕王殿下过目。”

随着李师厚的话落,两个高丽使臣便举起一张文书,恭恭敬敬跪在朱棣面前。

随后,和忠上前接过文书,呈给朱棣。

朱棣打开一看,借贷国书上,果然盖着高丽国王的印玺,脸上露出满意笑意。

“高丽国王果然诚意十足,如此尔等明日便可随着王府官吏,前去学习锻烧透明玻璃技术,与种田种植蔬菜技术。”

“多谢燕王殿下!”

高丽一众使臣都是一脸感激之色。

等到正事说完,一盘盘色香味俱全,香气四溢的田地菜肴,便端了上来。

所有人都吃的津津有味。

酒囊饭饱,一个大儒忍不住歪头低声道“如此美食美酒,好是奢侈。”

郭安淡淡一笑,“燕王府每日赚数千两银子,还都是正正经经赚来,没有搜刮任何民脂民膏,吃上一顿美味饭食,岂不是平常之事。”

“那为何还要借贷给高丽番邦?而对我大明士绅与商贾,则必须交付全部银钱?”

郭安缓声说道“高丽国疆土抵得上整个北平府,再加上山西、山东两地,要是高丽国敢赖账,自是需要十倍的偿还……而那些士绅商贾们,不知可否偿还得起?”

“嘶……”

郭安左右两侧的大儒,直接瞪大眼睛,再次看向王座上满脸真诚笑意的朱棣,眼中精光一闪。

“如此,那书院老夫入了。”

“合该如此,我等大儒自幼熟读圣贤之书,自当如横渠先生那般,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……”

郭安没想到,仅仅只是会面一次高丽使臣,竟然可以让这些大儒都纷纷改变想法。

而有了这些大儒的加入,前来北平府的读书人自是更多。

同时,书院也正式修缮完成。

等到书院开院的那一日,整个书院人山人海,皆是一众纶巾儒衫的读书人。

对于书院的场地,一个个都是满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