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初次改革想法(2 / 3)

百姓的?”

“这……”

一众百姓连忙思索一番,便回道:“多谢燕王殿下关心,再无别的商队了。”

“如此便好!”

朱棣有些放心的点了点头。

而这次,有了朱棣与郭安在一旁看着,那几个伙计不仅干的十分利索,还不出任何问题。

很快,一个村子,二十多户人的辣椒便都售卖完成。

每一户人,手中最少都多了四贯钱。

所有百姓,都是满脸喜色。

这么多钱,他们两个月都赚不下。

所有村户,都自发的将朱棣与郭安等人送出村口。

守在村口马车上的那个青壮,看到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孙管事,不由脸色大变,‘锵’的一声,直接抽出一柄钢刀,满脸戒备。

“混账东西,你想要作甚?”

李旺与几个燕王护卫,直接围了上去。

一旁,那几个伙计也脸色大变,连忙提醒道:“六斤,这是燕王殿下!”

“燕王殿下?”

六斤连忙跪下行礼。

“小人不知燕王驾临,还请殿下恕罪!”

朱棣并没怪罪,“拉上车,随咱回府!”

“喏!”

那护卫六斤连忙起身。

……

车上。

朱棣一脸肃然。

“郭卿,我燕王府在北平府内的这七县四州,到底有多少支商队?”

郭安思索一会,便说道:“回殿下,应该有三十多支!”

“三十多支?”

朱棣的眼睛,直接瞪大。

“怎会有那么多?”

郭安道:“回殿下,我燕王府有粮食商行,还有棉花工坊,羊毛工坊,现在还有辣椒这些,再加上还要供应高丽船队的货物……

因此,咱燕王府在北平府这些州县的商队最多。”

朱棣担忧道:“如此,他们是否也都会这般欺骗坑害农户?”

郭安道:“殿下恕罪,此前是微臣想的太过简单了。没想到,他们竟然会这般过分?”

朱棣问道:“如若他们一个个真的这般坑害百姓,郭卿准备如何处理?”

郭安道:“殿下,微臣还觉得应该细查之后,才可下结论。”

“不过,为了防止这些商队管事肆意坑害百姓,商队管事的一众属下管事,需要每隔一个月轮换一次。

另外,府上需要专门设置一个检校所,专门查探商队与官吏不法之事,查出一人,便有赏赐。

还有,加大对那些管事官吏的惩戒,如若查到哪个管事或是官吏敢肆意坑害百姓。

轻者,罚没其所有财物,将其恶行公布于众,并记入我燕王府恶册,其后三代子孙,皆不可重用,不可享我燕王府的各种福利。

如若重者,可流放其去高丽,又或者抄家杀头……”

“善!”

朱棣一脸认同的点着头,“连自家的乡里乡亲都坑,畜牲不如!”

“嗯?”

突然,朱棣透过车窗,竟然看到一个个冒着白烟的烟囱。

“郭卿,那是何物?”

郭安顺着方向看过去,说道:“殿下,那是砖窑的烟囱。”

“砖窑?”

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“这也是咱府上的工坊?”

郭安缓缓摇头说道:“殿下,那应该是附近富户,或是士绅的。”

“嗯?”

朱棣一愣,“士绅之家竟然来建造砖窑工坊?他们不觉得丢人?”

郭安古怪的看了一眼朱棣,“殿下,您身为大明燕王,这几年也好像建了不少工坊。”

朱棣缓缓一笑,“咱府上建造的那些工坊,都是郭卿所为,还都于百姓有利。”

郭安道:“殿下,他们建造的那些工坊,也是微臣所鼓励。”

“为何?”

朱棣不由一脸奇怪。

郭安自是明白朱棣的意思,便缓声解释道:“殿下,微臣觉得,仅靠我燕王府一家之力,想要北平府繁华起来,自是不行的。

而现在,我燕王府已经领头这么多年,也是赚了不少钱。

现如今,北平府内的那些士绅大族们,也当知道,仅靠他们把持的那些田地与书籍,只能过着违背良心,压榨百姓的日子。

甚至,还会遭到很多百姓的责骂。

但是,他们建造工坊,可以带着那些百姓们赚钱,还能赚比他们霸占耕种田地,还要多数十倍的钱财。

如此有利之事,只要微臣给他们讲通,再加上燕王府的带头示范,一些开明的士绅便也都听从微臣的建议,也都开始建造工坊!”

朱棣眼睛一亮,“能赚很多的钱?”

郭安道:“殿下,随着北平府百姓们的逐渐开始富庶,还有那么多商贾来往我北平府。

这两年,我北平府必然会有很多人都需要盖建住房。

砖石房屋最好!